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imer)水平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的水平,探讨其在治疗过程中演变的意义。方法:连续随机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根据是否进行溶栓治疗及溶栓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狭窄溶栓再通组(A,n=23)、无冠状动脉明显狭窄再通组(B,n=25)、非再通组(C,n=24)及非溶栓组(D,n=18)。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D-dimer水平。治疗前测定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溶栓组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非溶栓组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经冠状动造影对溶栓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各组患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增高,各再通组患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小于13h,A组及B组D-dimer水平在溶栓后1.0h快速升高,但A组血中D-dimer水平明显高于B组(溶栓后18h,P<0.058h,P<0.050.001),A组D-dimer水平峰值出现在溶栓后4h,而B组D-dimer峰值出现在溶栓后2h,明显早于前者。但非溶栓组在相同时间内无上述变化。结论 :D-dimer水平变化在冠状动脉痉挛及或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时显著不同,通过分析D-dimer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形成原因,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OLT)术后早期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27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术后资料,并对6例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76例肝移植患者术后PCP发病率为2.17%(6例),平均发病时间为(11.17±2.50)d,主要表现为不易纠正的低氧血症。经临床症状、胸部X片、肺部CT、痰卡氏肺孢子虫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及镜检卡氏肺孢子虫包囊明确诊断。确诊后给予复方新诺明(SMZco)治疗,同时合理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经治疗,5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可并发PCP,提高对PCP发病的认识、及时诊断与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